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济南年会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年会以“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为主题。会上,生态环境部对第七批104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5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进行了授牌命名,福建7个县(区)榜上有名。
福州市晋安区、漳州市华安县、南平市建阳区、南平市延平区、宁德市屏南县被命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平市松溪县、宁德市周宁县被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44个市、县(区)获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8个县(市)和1条流域获“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命名数量覆盖全省一半市县,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福建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作为深化生态省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健全完善“两山”转化机制,推动生态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发展优势,全力支撑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美丽福建。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体系,纳入每年度各级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久久为功、持续推进,为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锚定打造美丽中国先行示范省目标,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以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园区“五大美丽”为载体,谋划推进50项美丽建设行动和10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标志性成果,细化制定部门分工方案和重大项目清单,推动部门各司其职、省市上下联动,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凝心聚力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建立日常培育—量化评估—择优推荐的常态化管理机制,将生态文明示范建设评估工作纳入环保科技专项工作,组织各行业专家团队为市县把脉问诊、出谋划策。用好项目工作法,助力市县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实施一批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工程。
省政府办公厅制定出台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激励政策,印发实施全省综合性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地区统一纳入补偿范畴,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工作积极性,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机制,探索了生态价值实现新路径、培育了一批示范引领样板、拓宽了地方资金渠道,形成了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美丽福建实践模式。
周宁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逐绿前行,以“四绿”行动践行“四库”理念,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立足“森林是水库”,扩增“绿色版图”、深化“治山护林”、守护“碧水清流”、守护“绿水青山”之美;立足“森林是钱库”,以生态农业、要素流转、文旅康养“兴绿”聚财,走好“点绿成金”之路;立足“森林是粮库”,扎牢“米袋子”、培育“金种子”、打造“旺铺子”;立足“森林是碳库”,转型“多碳”企业、打造“零碳”标杆、开辟“用碳”渠道,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与生态“高颜值”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周宁路径。
华安县紧紧围绕“全力打造福建展示生态文明的重要窗口和知名生态休闲康养、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总体定位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规划引领、坚守绿色生态底线,高标准打造生态蓝图;锚定低碳发展路径,积极探索“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等“两山转化”模式,持续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实现生态与经济同频共振,高质量打造发展引擎;全力推进抽水蓄能、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修复、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高颜值打造人居环境,不断探索生态自信的山区路径。
南平市和辖区8个县(市、区)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武夷山、邵武、松溪3个县(市)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南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武夷山有着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最重要的还是保护好”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拓宽“两山”转化新通道,建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奋力谱写新时代富美新南平建设新篇章。在武夷山国家公园外围科学划定“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辐射武夷山市、建阳区、邵武市、光泽县等4地、31个乡镇共计约67万人口,共同保护、共同建设、共同受益;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以人为本、产业适度发展”,构建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管理新机制,破解了国家公园生态、生产、生活统筹发展难题,激发了国家公园的衍生生态价值;在武夷山市全国试点基础上,同步推进全域生态系统价值核算,创新“生态银行”机制,整合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沉睡的生态资源有效盘活;积极探索双碳实现路径,编制《南平市碳中和行动方案研究报告》,推动“一元碳汇”项目,从脱贫村、脱贫户的碳汇林开发破题,将碳汇增量,通过微信小程序向社会公众销售,实现“一对一”碳汇精准扶贫。